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永康市曝光、公示该市192名因各种原因在编不在岗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发布时间:2012/5/10  浏览数: 491 次  浏览字体:[ ]
  
2009年8月,永康市溪岸初中发给不在岗老师的通知,要求其返校工作。 新京报记者 李超 摄 
2009年8月,永康市溪岸初中发给不在岗老师的通知,要求其返校工作。 新京报记者 李超 摄


 

  5月7日,浙江永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自当地在《永康日报》公布在编不在岗的名单后,“吃空饷”现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新京报记者 李超 摄 
    5月7日,浙江永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自当地在《永康日报》公布在编不在岗的名单后,“吃空饷”现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新京报记者 李超 摄


 

  此次公开名单,源自浙江省永康市政府的“自选动作”:要求各机关事业单位对在编不在岗的工作人员进行自查。

  永康市纪委称,目前,对名单还需进一步核查和公示,并欢迎老百姓投诉举报,最后抓出真正吃空饷的人,予以处理。

  浙江永康市5月3日的《永康日报》,一时洛阳纸贵,当天,该报公布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名单,被市民抢购一空。

  “这绝对是原汁原味的自查名单。”5月7日,永康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蓝群英说。

  “如有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单位部门,一经查实,将予以严肃处理。”永康市纪委常委应振勇介绍。

  原局领导“吃空饷”

  技管中心原主任每月3000多元工资,发65%的基础绩效工资

  在《永康日报》公布的名单中,原永康市教育局技管中心主任颜某名列其中。

  因犯受贿罪,2003年7月,颜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5月8日,技管中心主任陈发起证实,颜某刑满后未回到工作岗位,但一直领取工资。

  目前,该中心现有事业在编人员7名(包括颜某在内),另有3名临时工,每人每月工资1800元。据了解,该中心编制很紧张。

  财务办公室提供账本显示,2003年7月至2007年9月服刑期间,颜某每月的生活费为300多元;2007年10月,颜某恢复发工资,工资定级为13级,每月实发工资1000多元。

  从2012年1月份起,颜某每月工资涨到3000多元,比一般的工作人员工资还要高。

  技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从今年1月起,永康教育系统实行绩效工资,颜某每月3000多元工资,发的是65%的基础绩效工资,没有其他奖金。

  技管中心工作人员称,有人曾与颜某联系上,颜某也表示愿把钱交回财政专库。颜某之前是领导,因“面子”上过不去,至今还在外地,未回到岗位上。

  另外,在未办理辞职擅自离岗的人员中,还包括原民政局副局长陈某。陈某从2003年7月开始不在岗,但仍在领取财政拨款的工资。

  昨日,记者找到永康市民政局分管人事的副局长,对方直接回绝:“无可奉告”。

  身家过亿仍占编制

  身为企业家的一名停薪留职者,对编制的事并不在乎,表示“无所谓,等待市里统一安排”

  自查开始后,教育部门发现有88人在编不在岗。其中,在停薪留职一项,教育系统人数最多,涉及25人,停薪留职大都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勤工俭学”。

  据教育局一官员说,在这份名单中,其中有四五人已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私企老板,身家上亿,但他们至今还保留另外一个身份:学校在编老师。

  永康市职技校校长华康清介绍,该校有一名成姓老师,1994年9月起开始勤工俭学,目前人事关系还在该校。

  华康清回忆,这位老师当年参加勤工俭学,还曾被推为宣传典型。现在,已成为一名身家上亿的企业家。

  5月8日,华校长刚见过这位“老师”,他也知道自己名列其中,但他对编制的事并不在乎,表示“无所谓,等待市里统一安排”。

  永康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说,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发文鼓励学校办工厂,以勤工俭学方式从事实业。企业做大后,有的离开原有岗位,但身份没有进行规范清理。

  该负责人介绍,当时很多学校把这些老师的工资卡收回学校,用于教育投入。2009年,实行绩效工资制后,不再给这些老师发工资。

  或坐等退休待遇

  这些在编不在岗人员,到退休年龄时,仍可以享受退休工资等待遇

  在公开的名单中,还有溪岸初中的两名老师,从2006年9月开始,两人在当地一所民办学校任教,工资已缴回财政专户,但两人仍占用溪岸初中的编制。

  该校校长施浩钧说,学校也多次下发要求老师回到学校工作的通知。

  一份2011年7月5日的通知书显示,学校要求其中一位徐姓老师在8月2日前回校报到,否则“视为放弃回校工作”。该老师在2009年12月学校下发的回校工作通知上曾签字,并承诺2009年12月1日开始回校工作。

  施浩钧说,两位老师并未按照原定计划回校工作。

  永康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当地教育部门曾鼓励公办学校的老师到民办学校任教,但对于已去民办学校任教,仍占用公办学校教师编制的现象,在管理上有一些不规范。

  同样受关注的还有公路管理段的8名停薪留职人员,自2002年开始不在岗。

  据公路管理段一工作人员解释,2002年,实行公路管理和养护分开,原单位把50多个员工划到养护公司,但没人愿去。最后,单位以“停薪留职”的方式划了过去,保留事业编制身份,单位不发工资。

  尽管不享受财政拨款的工资,但保留其编制有一定意义。

  永康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晨晓介绍,如果这些在编不在岗人员,到退休年龄时,他们仍可以享受退休工资等待遇。

  “吃空饷”名单的瑕疵

  公布的23名借调人员,都在组织部门有详细备案和借调手续,不属于吃空饷人员

  在“吃空饷”的自查名单中,也有并非真正吃空饷的人员。

  据记者调查,在公布的名单中,“长期病事假或超假不归的人员”共有69人。在69人中,确实有多数在编人员是因为身体疾病等原因,无法回到工作岗位。

  而此前被媒体关注的“吃了23年空饷”的老师胡步青也自称冤枉。

  5月6日,戴着墨镜的胡步青拿出自己的残疾证:视力四级伤残。如今,他的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也只有戴上放大镜,才能看清报纸上的字。“我这样的人,回学校还能做什么?”

  现在,他每月工资1942元,是单位其他老师的1/3左右。至今,还欠着几万元外债的胡步青住在280元一月的出租房里,仅靠这些工资维持营生。

  记者发现,在69人中,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员不在少数。如溪岸初中的一名老师患有抑郁症,由医院开具证明休息一个月。休假之后,患病老师并未回到教学岗位,属超假不归。

  永康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在这69人中,都是请假时间很长,或请假不正常,不符合人事规定,才上了自查名单。

  事实上,在公布的名单中也有一些常识性错误。据永康市纪委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有部分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已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工作人员也出现在自查名单中。

  针对借调人员,永康市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称,公布的23名借调人员都在组织部门有详细备案和借调手续,不属于吃空饷人员。

  其中,有借调人员表示委屈:明明是被借调到政府的重点工程帮忙,怎么成了吃空饷?

  也有病重的工作人员说:“我都快要死的人了,还要让我回去上班?”

  永康市委纪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对长期患病的人员,根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应享有相应的待遇。发给一定的工资,不属于吃空饷。

  破解“在其位不谋其政”

  有的单位编制人员很多,一些人却不来上班

  永康市纪委的工作人员说,192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占用编制,但具体“吃空饷”的人有多少还有待再核查。

  据永康市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底,永康市委书记张伟亚到任后,到各机关事业单位调研,发现有的单位编制人员很多,一些人却不来上班。

  像一些科室,既定编制有四个,只有一人上班,另三个以“请长病假”等理由不上班,由三个临时工取代。临时工待遇差,流动性强,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上岗的干部也有怨言。而受编制限制,真正有才的人却进不来。

  张伟亚在一次动员大会上指出,永康要破解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岗不谋其事的现象,实现工作效能大提升。

  这次被媒体认为是重灾区的教育部门,问题比较突出。

  永康市教育局人事科李中标介绍,教育局在编有4479人,但出现结构性不合理的状况,其中高中与初中老师富余,而小学老师数量不够,缺口在八九百人。代课老师(有教师资格证,代课1年以上的老师)有200多人,临时工有近700人。

  永康市纪委常委应振勇介绍,此次公示的名单集中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问题;比如病假多少天,请事假手续等都有规定,但事实上,多数单位未按要求操作。

  有关制度监管上的缺失,应振勇坦言,他们将反思机关单位存在这些问题背后的制度原因。

  引入民意的效能革命

  通过报纸公布名单,让老百姓来监督机关干部的作风

  此次自查行为源于永康所属的金华地区正在开展的一场“效能革命”。

  5月7日,永康市纪委书记蓝群英说,近年来,针对少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或借口脱离工作岗位,占编不在岗的现象反映较多。

  蓝群英称,永康市的自查行动是效能革命的一个自选动作。

  今年4月6日,永康市纪委和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对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检查的通知》文件,重点检查8种在编不在岗人员。

  8种“在编不在岗”人员包括:长期病事假或超假不归;停薪留职;借用、借调、抽调;中层正职退二线;刑事处罚;在家待岗(自收自支单位);未办理辞职擅自离岗;其他情形不在岗。

  据纪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该通知下发后,各个部门都很重视。比如,教育局在编人员较多,近4500人,对此,教育局长还专门致电纪委,希望能多延长几天进行自查。

  永康市教育局人事科一名工作人员称,第一次下发通知后,下面学校上报84人,后来又增加4人。

  应振勇说,为增加透明度,防止一些单位瞒报、漏报,也让更多老百姓监督,所以,把名单公布在《永康日报》上。

  通过10多天的自查,各部门上报自查结果。蓝群英说:“通过报纸来公布,让老百姓来监督机关干部的作风。”

  此前,永康市曾有一次类似举措,并获得良好反响。

  此前,永康市曾在报纸上公示全市申请保障房的名单,名单连续公布三次,让老百姓来监督,接受投诉。有举报就查,查实后就从名单中清除,未查实就澄清。“结果进展非常顺利,1000多户名单中,有370多户被刷下来。”

  蓝群英介绍,相比内部通报,直接采取报纸公开的形式,力度会更大。这种形式,也能引起老百姓重视。

  按程序,第一次公布自查名单,随后复核,然后再接受老百姓的监督投诉。目前,已接受外界投诉3起。

  在舆论关注下,原定于6月初公布调查结果,目前已被提前,要在一周内公布。

  “再大的压力,也要实事求是做下去。”蓝群英说,核查的工作量较大,核查结果一出来会再次公示。同时,还会出台相应的长效机制,“会给公众一个交代”。

  ■ 新闻链接

  连续旷工超10日可解聘

  对如何解除编制,永康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晨晓介绍,2002年7月颁布的《关于在事业单位施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规定,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条件是,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受聘人员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聘用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的。

  ■ 数说

  据永康市纪委统计,该名单中10人以上不在岗的单位包括:交通系统18人、执法局19人、卫生系统14人、教育系统88人。

  在192人名单中,有公务员22人,参公人员13人,其他都是事业编制人员。

  观点

  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很多人在编不在岗,“占着茅坑不拉屎”,这导致政府部门在群众中有强烈的负面影响。拿着工资不干活,甚至起到负面作用,恶化了政府形象。此类不在状态、不负责任或道德行为低下的公务员,占用大量公共资源,要进行清理。

  公务员岗位是很严肃的岗位,纳税人养活的岗位,这些岗位就应对社会和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如果不在岗位,政府系统却能正常运行,这说明这样的岗位就应该取消。

  永康的自查行为,可能会涉及圈子利益或者某些领导干部的个人利益,但公众不能迁就这些既得利益者,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应作为全国经验来推广。——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