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武汉聘任市民担任参事始末:打破年龄地域等限制

发布时间:2012/6/11  浏览数: 367 次  浏览字体:[ ]
  
4月16日,武汉市参事室发布《从普通市民中选聘参事的公告》,公开选聘参事,在年龄、身份、学历、地域等4个方面打破限制,对参事选聘制度进行创新。 

  5月29日,武汉市政府正式聘任三名市民担任参事室参事,聘期三年。

  选聘中,武汉市尝试打破《政府参事工作条例》中的众多限制,包括年龄、职位、选拔方式等,从民间公开选聘参事,在全国属首创。

  作为能直接给市长反映建议的三名“布衣”参事,在民间和政府之间如何建立一条高效的民意输送管道,令人期待。

  □新京报记者 陈宁一 武汉报道

  6月2日,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走进校门,看到教学楼横挂一条红底白字横幅——“热烈庆祝我校教师胡全志当选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

  教师胡全志从“文侠”变为武汉市政府参事。“文侠”是胡的网名。以前,网络一直是他的主要阵地。

  5月29日,胡全志从武汉市市长唐良志手中接过“参事”聘书,阵地变成了武汉市参事室。

  当天,胡全志等三名市民通过公选成为政府参事,聘期三年。

  另外两名参事是:陈勇,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城管执法局一中队科员;施岚,武汉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主任科员。

  为了更多地吸纳民智,武汉市参事室承担着压力,打破年龄、资历、选拔方式的限制,发起了一场公选民间参事的运动。

  作为此次选聘制度的设计者、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向悦说,“之前,从没人做过这种改革。”

  参事很忙

  每天接到各种电话,内容从拆迁到社区竞选黑幕,甚至包括汽车噪声问题

  5月31日,新任参事胡全志在汉网上发表一个新帖《市民参事网上征集建议专用帖》。他称之为工作帖,网名为“市民参事”。

  随后,有市民反映,武金堤路损坏严重,公交车不得不绕道走,曾有乘客被颠倒受伤。媒体多次报道,但这条路至今没有改变。无奈,有人把问题反映给胡全志。

  胡全志觉得此事重大,“不仅牵涉到出行难的问题,也有损武汉形象。”他曾向参事室提到此事,一名处长非常重视,到各部门打听,了解到该路归水务局负责。

  胡全志和这名处长约定到水务局了解情况后,再反馈给市民。

  胡全志当选参事后,每天会接到各种电话,有求助的、有提建议的,内容从拆迁到社区竞选黑幕,甚至包括汽车噪声问题。

  “有些问题超过了我能做的。”胡全志说,他的工作方法是,关注重大事件以及自己有兴趣、有认识的事情。

  他希望媒体不要误导群众,“参事也有职责和范畴,不是什么都管。”

  7月,他们要参加参事室的培训,学习如何做一名政府参事。目前,新当选的三名参事正在等待参事室的通知。

  “参事室还没安排工作给我们,但我的参事工作已经开始了。”胡全志说。

  改革,自下而上

  讨论的结果最终交由20名评委根据各部门调查走访情况,来打分决定

  参事室设立,可上溯到建国初期,中央政府设的一室一厅,就是参事室和政府办公厅。

  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副巡视员王汉平说,当时,参事地位非常高,“参事不来市长不开会,参事不表态,市长不拍板。”

  至20世纪末,中央改参事终身制为聘任制,以前看重参事政治身份,后来人选定位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最初开始时,参事是由统战部直接安排人,后来发展为参事室和统战部选聘。

  4月16日,武汉市参事室发布了《从普通市民中选聘参事的公告》,选聘对象为“对武汉经济、历史文化有研究且热爱武汉的普通市民”,一些参事和参选人认为,这是“武汉市权力向民间倾斜的举动”。

  武汉市政府参事室主任黄莉说,这个改革是自下而上的。

  去年12月,市长邀请十位市民一起检查政府工作。坐船渡江时,坐在唐良志左右的施平和胡全志,提到让市民当参事的想法。

  之前,曾有单位推荐施平做参事,不过,他不符合正局级或正教授级别的资历要求。他说:“我跟市长提了这事,说政府应该多吸纳民智。”

  坐在一旁的胡全志,立刻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唐市长听了我们的建议,感兴趣,才有了后来的公选‘布衣’参事。”

  选聘之初,武汉参事室之中就分为三种声音。

  第一,由市长直接来决定人选;第二,仍由单位推荐,几个部门研究;第三,则是公推公选的方法。向悦回忆,因为市长多次批示“大胆尝试和探索”。最终,参事室决定采用第三种方式,更具说服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评委赵振宇说:“在6进3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争论。当时开会到晚上10点,讨论的是何种方式选出最后的三人。有人认为保险的做法是,让统战部从中选出三人,但讨论的结果最终还是,交由20名评委根据各部门调查走访情况来打分决定。”

  破例与公正

  武汉参事室副主任说,这次我们只看能力,减少限制,尽力打捞沉默的声音

  参选之前,参选人陈勇唯一顾虑的是年龄。按国家参事条例规定,参事年龄不低于55岁。他打电话咨询,得到明确的答案:“首聘年龄不超过60岁就行。”

  对比《政府参事工作条例》规定参事首聘年龄不得低于55周岁,不得高于65周岁。武汉市打破了年龄下限。

  向悦说,“年龄一直是参事重要条件,毕竟代表了资历和经验。但这次我们只看能力,减少限制,尽力打捞沉默的声音。”27岁的霍成龙是最小的参选者,他说:“打破限制后,我把年轻看做最大的优势。”

  以往,武汉市参事多为正局级官员和正教授级学者,且由各单位推荐。这次取而代之的条件是“近三年来有建言献策成果被市领导批示或被市直部门采纳、转化或被媒体报道。”最终有175人报名参选,“90%以上是自荐”。

  用什么方法选择?此次选聘事件主要设计者向悦介绍说,此次参照了广东省曾经公推公选领导干部的方法,为了保证评委的客观和公平性,采取了大评委制,由各个阶层,例如市民、媒体、学者、参事等组成评审团。

  竞聘中要写一篇不低于3000字的策论,内容是阐述本人对参事的理解以及如何做好参事。施平说,“这一环节有的人写了一万七千多字,我只写了3000多字,可能是没能进入下一轮的原因。”

  笔试卷子都隐掉名字,由7人组成阅卷小组,全程由纪委监督,保证阅卷公正性。武汉市参事室一名相关负责人称,“施平作为提倡者,没能进入面试阶段。这也体现了选拔的公正性。”

  5月20日,有9人进入到第二轮面试阶段。面试环节中,选手既吟诗、也讲故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振宇担任面试评委,他认为,“选手近几年做过什么事情,提出什么建议是最具说服力的。”

  面试考核时,也隐藏了名字,9名选手都是编号,按分数高低,当场选出6名候选人。  进入最后考核阶段,由人事部、组织部、统战部将调查走访情况告知评委,作为评分依据,最终选出3名参事。

  “选聘做到了4个破例:年龄、身份、学历、地域。之前,我们都向市政府和国务院参事室汇报过。”向悦说。

  阵地转移

  从知名网友“文侠”蜕变为武汉市政府参事,阵地从网上转到了武汉市参事室

  5月29日,胡全志从武汉市长唐良志手中接过“参事”聘书,从知名网友“文侠”蜕变为武汉市政府参事,阵地转到了武汉市参事室。“文侠”是他的网名,网络曾是他的主要阵地。

  今年55岁的胡全志,在网上以“文侠”自居,爱打抱不平。他说,这与性格有关。

  向悦说,考察胡全志时,印象最深的是“他经常强迫校长为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减免学费”。

  有一年,得知一学生母亲病逝,胡全志连夜赶到学生家中探视,回来后,他“逼”校长为该学生全免学费。向悦说,“这让校长陷入尴尬,如果每个都减,学校都办不下去了,但这反映了胡全志的热心肠”。

  胡的另一个特点是爱提意见。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一名工人的胡全志给《人民日报》寄去一篇读者来信,建议邮电部门统一信封标准。随后,邮电总局回信,采纳了其意见。这让胡全志有成就感。

  1993年,他到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做老师,三年后被借调到武汉市信访办。在信访办,他看到很多市民给市长的信件,例如:改造武汉江滩的建议,最终被领导采纳。

  由此,他得到启发,“市民可以通过这种渠道为城市建言献策”。

  6月2日,在记者采访时,新担任参事的胡全志不断接到市民电话。一位市民反映拆迁问题,他和对方约定联系时间。

  此前,有市民向胡全志建议,将旅游局和园林局合并,节约行政资源,突出功能。胡全志认为这个建议有道理,他还了解到,有的地方已经在做了。

  6月5日,他把建议提交到了参事室。参事室成为他的新阵地。

  或建民间智库

  中央指示积极探索,效果和经验及时沟通。任何创新都是“违法”的,应该鼓励武汉这种以事促法的行为

  武汉选聘“布衣”参事,跟当地这些年来做法一脉相承。近年来,武汉开展“网络问政”和“电视问政”,都是政府注重民声的表现。

  尽管胡全志工作想法甚多,但他的提议也不是每个都能得到参事室的支持。当选后,胡全志曾有个打算,去市文化局“交流交流”。

  他想了解两个问题,一个是,询问相关部门对武汉当地文化产业的发掘和推动情况。

  他说:“汉剧和楚剧几乎消失了,文化部门没有投入和建设的原因是什么?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大量基础工作相关部门不重视,比如武汉本地历代碑刻选搜救,为何不做?”

  第二个问题是,他曾反映一家银行私自改变历史建筑的构件问题。当时,市文物局公开回应,已经下达整改通知。几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

  然而,参事室一个领导得知他的想法后,给出建议,“让我先别去,因为我现在是参事。去之前要参事室开证明之类的。”这让胡全志的计划至今没有实施。不过,他打算以个人名义先去了解情况。

  武汉市政府参事室主任黄莉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她说,7月份,将组织两名在批评建言方面有经验的老参事给新人们培训。

  向悦说,毕竟参事是直通市长的渠道,有参事室的规矩。每年,参事要参加参事室组织的工作,也可以有个人建言。

  新参事在个人和参事身份之间,如何综合考量仍需摸索,但她“相信新当选的参事能够做好”。

  同是武汉市参事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布衣”参事与他最大的区别是,更能反映民间的声音,能对现有参事结构产生改变和补充。

  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参事李茵看来,“布衣”参事能够让更多的利益团体参政,反映更丰富的声音。

  现在,武汉市参事增加到39名。向悦认为,增加的三名参事不仅是数量增加。更是结构的调整和补充。他们擅长历史、文化领域,弥补了现有参事结构的不足。

  对于武汉参事室来说,他们瞄准的是三名参事背后庞大的民间智慧,如何将更多的参选者以及分布在民间的智囊,集合起来。

  另一名参选者关升红提出建立注册信息员制度,“武汉市选参事,跟我建立民间智库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个建议的初步雏形是,参事室从民间召集注册信息员,晋升为特约信息员,再往上则晋升为参事,采用晋级考评方式,“以此达到完善参事结构,而不仅是补充数量的作用。”黄莉说。

  “中央指示是积极探索,效果和经验及时沟通。”向悦说,“有了这样的态度,我们才决定依法选聘,我们的程序都是合法合规的。”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振宇表示,任何创新都是“违法”的,应该鼓励武汉这种以事促法的行为。“任何政策都需要与时俱进。”

  A14-A15版图片/新京报记者 陈宁一 摄

  “布衣”参事亦知名

  在担任布衣参事之前,三名新参事因“建言”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胡全志(知名版主)

  网上“文侠”批文保

  1999年,胡全志第一次给武汉市长写信,提出高层建筑安全隐患,时任副市长涂勇批示。随后几年,胡全志开始大量建言献策。

  2002年,他提出在武汉中心城区开阔地种植绿林的建议,建议被采纳后,成为政府要做的十件实事之一。

  2003年、2004年由于其大量建议,被市政府连续评为“武汉市十大热心市民”。

  同时,他还在多家武汉市媒体发表了大量建言文章,善于运用各种渠道传达声音。在网上,他是当地论坛“汉网”的知名版主,经常发表对公共政策的看法,曾批评相关部门对武汉古建筑保护不当等问题。

  陈勇(城管队员)

  发掘城市历史文化

  与胡一起当选参事的城管队员陈勇,专注于城市历史、文化领域研究。

  陈勇说,武汉市很多文化遗产,都是他考证并发掘出来的。“有些成就让很多专家学者都吃惊。”例如,他发现抗日时期,曾有一美国人在东湖公园建立救助站,帮助近两万名中国人。此事经当地媒体报道,轰动一时。

  陈勇对武汉市历史文化的独家发现,经常刊登在报刊上。武汉市有个典故叫“知音”,讲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2001年,在考察时,陈勇偶然通过军事地图发现典故中的相关景点,虽然分布在不同区县,但历史上有水路连通,随后,他提出打造“知音”水路旅行线路。“这个构想为市政府水环境改造工程提供了参照,并收录到政府蓝皮书中。”陈勇说。

  施岚(主任科员)

  最年轻参事行事低调

  此次担任参事的施岚,被称为中国最年轻参事,行事最为低调。

  向悦回忆,当选后,媒体到施岚家采访,施岚对大家只是一个劲地说要低调、要低调。“神情就像一个小学生。”

  向悦介绍,施岚“九进六”时是第一名。“他出过书,也曾长期被国家红色旅游办公室借调,能力绝对没问题。”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