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监狱的坚固与脆弱
四面大墙隔绝出两个世界,形成了两种秩序。既然防卫体系是人设计的,也同样可能被人所攻破。
也许是多种巧合的叠加,才产生了呼和浩特的越狱事件;另一方面,每一个巧合又都可能并非偶然。
墙内世界
四面大墙一圈的周长约为4公里,巡逻一次时间约需一个半小时。大墙高度为5米,比国家标准还高了50厘米,地基深约1.5米。高墙上有13座哨塔,荷枪实弹的武警24小时守卫。距大墙顶端约1米处,安装有屋檐状的高压电网。
监狱北面,唯一的大门如堡垒般凝重、森严,大门东西两侧则各矗立着一个哨楼。四面大墙隔开了两个世界,铁门之外,则是越狱逃亡的起点。
10月17日的越狱已经过去了一周,但对于呼和浩特市第二监狱的很多工作人员来说,仍觉得这一事件不可思议。
因为就在国庆节前,第二监狱刚进行了一次以囚犯暴动为假想的演习,并对监舍和园区完成了突袭式大清查,并没有找到危险品。在越狱事件发生的20多天前,第二监狱还在出口通道内增加了第四道门,俗称“鹰眼门”,通过高科技手段用红外扫描瞳孔,以识别身份,控制门的开关。但难以置信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第二监狱地处呼和浩特市西南近郊,位于玉泉区小黑河镇东二道河村。它的前身为“二道河支队”,1980年开始筹建第二监狱,1981年建成,升级为县团级单位。2000年被司法部评为部级文明监狱。据本刊记者了解,这所监狱目前分为8个监区,其中第五监区并不在本部大院内,而是在机场以东20公里处的分部。10月17日出逃的高博等4名囚犯,都属于本部的第三监区。
每个监区人数不等,并非按照刑期或犯罪类型划分,而是依据所从事的工作种类。几年前,原第四监区曾专门管理重刑犯,但后来这种划分也被逐渐取消。实际上,从生产的角度看,监区更像工厂的车间。现在第八监区由年老体弱的囚犯组成,只负责种菜,其他监区都要进行生产性劳动,包括烧砖窑,分拣做冰棒的竹棍,为牛奶企业生产纸箱,以及一些外加工的手工劳动。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烧砖。
站在很远的地方,可以看见监狱内耸立着一个大土堆,那就是为烧砖准备的土方,院内还有两座较大的砖窑。受金融危机影响,传统砖瓦的销售情况不好,开始转而生产销路较好的陶粒砖。据一位工作人员讲,以前每天要有两三百辆拉砖松土的大货车进出监狱。车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而现在每天则只有两三辆大车进出。
所有服刑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早6点半起床,晚21点半熄灯。他们都住在院内的两座监舍楼内,每个房间住约20人。每个楼层都有一个公共区域可以看电视,服刑人员在监舍楼内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如果工作繁忙,囚犯们要分成几班轮流工作和休息。在工作较少的冬天,服刑人员常组织起来学习,读报或者看电视。
上一次越狱的故事,要追溯到1995年,某监区的囚犯在为监狱内打水泥地面。几名囚犯在工地边上搭了个凉棚,管教可以坐在凉棚里监督囚犯。凉棚下有一个废弃的水表井,此处距离狱墙约50米远。几名囚犯逐渐取得了管教的信任,常被委以监管工作,管教自己则寻机回家休息或外出办事。犯人们由此趁机钻进水井,日积月累,向外竟掘出了50多米的地道。庆幸的是,那次越狱犯不久即被抓回。
狱警们当时疑惑,那些挖出来的土方去哪儿了?不久,他们在水泥地砖中找到了答案。那些地砖都非常易碎,检查发现,原料不是沙子,而是在水泥中掺了大量泥土。
时间已经久远,现在这个故事只是个谈资。在此后近15年里,第二监狱没有再出现重大恶性事件,文明监狱的帽子戴了快10年。就在这时,出了大事。
双保险是如何破解的
最让监狱工作人员震惊的是,4名囚犯竟然是从设计、把守最为严密的大门逃脱的。
第二监狱的大门坐南朝北,分为三个部分。中间一部分为里外两重大铁门,用来通行汽车,两重门之间形成了一个通道缓冲区。外侧一重门打开,汽车开进缓冲区,里侧的第二重门仍旧关闭。此时警卫要对汽车进行仔细检查,验明手续后,关上外侧门后再打开里侧门放行。出来时则开启、关闭顺序相反。这就保证内外之间始终有一重大门处于关闭状态。
大铁门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哨楼,哨楼的二层由武警把守站岗。东侧哨楼的一层为警卫队领导值班室,西侧哨楼一层则为监狱进出的通道,这也是所有工作人员的唯一出入口,罪犯也即是从这里逃脱。
这个唯一的出入口分为4个区域:最东侧的为监控室,中间为入口,西侧为出口,在出、入口的末端有一个狭长的被铁网封闭的通道,经过这个通道才能进入监狱大院。这样的设计使出入口完全分开,形成了两个缓冲区域,并由监控室通过透明幕墙对通道进行24小时监控。监狱内所有的门都是A-B门设计,也就是说进与出都需要刷卡,如果进门时没有刷卡,则出门时刷卡无效,门是不会打开的。
入口通道有3道门,分别编为1—3号。刷卡打开最外侧1号门后,即进入约5米长的缓冲区。1号门关闭后刷卡打开2号门,进入十几米长的由铁网封闭的通道,这是第二个缓冲区。这一区域由出、入双方人员共享,并没有分开。铁网通道的尽头是3号门,刷卡后就可以进入监狱区。
与进门比,出门的严密与戒备程度增加了不止一倍。首先,监狱方在2号门和1号门之间增加了一道“鹰眼门”,即经过通过红外线扫描瞳孔确认身份后,门才会打开。所以,整个出口通道一共有4道门。同时,最后一道门(1号门)不是刷卡就可以通过的,必须经过旁边监控室内的警卫对出门人的身份进行最后核查后,再由他手动开启放行。也就是说,即使越狱者破解了前面的3道门,最后还要面对监控室警卫的人工确认。
一般情况下,监控室内有3名警卫工作。其中两名负责控制大铁门,并对出入汽车进行检查,另一人专门监控人行的出入通道,并重点对出门者核实身份。
实际上,这种设计将人工控制与机器控制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双保险。如果出现门卡被抢,设备失灵或被破坏的状况,只要最后一道门仍为人工掌控,越狱者还是无法逃出。
另外,探监的家属并不进入监狱院区,也就不会通过这3道门。探监区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区域。在1号门的前面有一个单独通道,向西南侧延伸,绕过小卖部后与探监大厅相连。在这里,家属与在押人员隔着玻璃通过电话交谈,并有狱警监管、监听。每次会见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出于人性化的考虑,第二监狱曾在探监区域开辟出空间,允许服刑人员与家属最多居住3天。但因后来发现家属有递送毒品的情况而被叫停,所以,犯人是不可能通过家属探监的进出机会实行越狱,家属也无法通过探监而了解监狱内部的情况。
按照目前披露的信息,越狱者抢夺了门卡和警服后,乔装为狱警突破了3号门和2号门,并尾随另一名狱警通过了“鹰眼门”。在最后验证身份时露出马脚,随后袭击了这名监控室的警卫,才得以夺门而出。但是这一过程仍需要补充更多细节才可以较为清晰。比如,“鹰眼门”是否可以尾随通过?最后一道门的自然闭合时间是多久?通过最后的门时是否也利用了“尾随”的办法?被尾随的狱警有何作为?袭击门卫的地方又在哪里?
“真是太巧太巧了。”一位在监狱内工作了10年的工勤人员向本刊记者感叹。但究竟是哪几种巧合叠加在一起,使得逻辑上天衣无缝的门禁系统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漏洞?这些信息还有待披露。
管理的漏洞与谜团
假狱警走到最后一道门前才被识破。是逃犯的演技高超还是狱内监控和管理失察?
一位监狱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分析:一方面原因是狱警流动比较频繁,经常会有一些新面孔出现;另一方面,监狱也是一个“工厂”,常会有外面的工人进出,这就必须有狱警带领。
监狱内的工作人员分为三部分,职责也各不相同。第一部分是武警,负责围墙、哨岗的警戒。第二部分是隶属司法部系统的狱警,负责监狱与犯人的管理、改造,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第三部分是工勤人员,承担监狱的后勤工作并协助安保。
而巧合的是,两个多月前第二监狱撤掉了负责监狱巡查的“防暴队”。“防暴队”由工勤人员组成,24小时分班在狱内巡逻,主要监控单独行动的犯人,弥补狱内的安全漏洞。防暴队解散后,很多人员被安排到各监区的监控室,通过摄像头监控犯人在宿舍内的活动。监狱内公共空间都安装了摄像头,狱长的办公室内有专门的设备,可以看到每一个角落的情况。也许是对技术的愈加倚重,才逐渐放松了人力的巡查监管。
监狱管理的主力是狱警,但是警力的配备比较紧张。平均一名狱警要管理20名左右的犯人。
一般每个监区有5名左右的干部负责,包括监区长和教导员,以及分管生产、改造等事务的副监区长。
一些工勤人员向本刊记者抱怨监狱人员有管理混乱的现象:“近几年从外面调进了很多有关系的人,但都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挤占了我们的编制,我们的工资被摊得越来越低,只有1000多元,一些已经退休的老人甚至只有几百元。”
在这次越狱事件中,那把杀死狱警的匕首来源一直是个谜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把不规则的刀具应该是犯人在劳动期间自制而成。它是如何制造的?又藏匿在哪里?这就涉及了对服刑人员的劳动监管问题。
犯人在出工、收工、睡觉前都进行点名和登记。“在劳动现场的监管责任最大。”一位狱警对本刊记者说,“有的劳动区域很大,必须要看住犯人;另外,他们会接触到很多劳动工具,有可能利用这些工具袭警越狱,或者利用台钳、车床等设备自制刀具等凶器。”在劳动区域,一名狱警常要盯住20名以上的服刑人员,不能让他们脱离视线之外。
对囚犯在劳动现场的管理,都是按三人互监小组的方式,以弥补警力的紧张。具体做法是将不是一个地方、案情不一样的3个犯人编为一组,互相监督,但彼此都不知道自己受谁监督,防止他们串联在一起。如有一人在一定时间内脱离了监管,则相应的监管犯人就要向管教报告。此外,作为通行办法,管教会在服刑人员中培养耳目,以及时掌握内部信息,“但接到的通常是一些小事,比如谁偷吃了谁家送来的东西,谁又和谁打架了,但越狱这种大事还没有接到过举报”。
4名犯人逃离监狱时,一人穿着抢来的警服,两人穿着便服,还有一人穿着第二监狱开运动会时所发的运动服,他把胸前“第二监狱”的字样蹭掉了。按照监狱的管理规定,监舍内是不能有任何多余物品的,包括换洗的衣服。这些日常物品都储存在犯人的仓库里,由一名犯人做仓库保管员。那两套便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又是如何藏匿的?
在整个越狱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与最大谜团则是4名犯人袭警的经过:一名狱警被捆绑后被抢去警服和门卡,而另一名狱警被砍了50余刀后身亡。这场惨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狱警如何进入了逃犯的圈套?
“不管怎样,监狱工作人员必须要和服刑人员保留一条底线,要保持戒备的原则。”一位已经退休10年的呼市老狱警对本刊记者说,“我工作的时候,按照规定,服刑人员与管教说话必须要站在3米以外,同时放下手里的工具。”而另一方面,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对犯人的管理重点在于思想改造,要让服刑人员看到生活的希望。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李伟 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