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南京婴儿死亡事件医生被证实打游戏

发布时间:2009/11/14  浏览数: 692 次  浏览字体:[ ]
  

  真相还原: 玩的不是 “偷菜”,玩的是QQ围棋游戏

  联合调查组动用保密部门特殊软件还原上网记录

  11月11日下午,南京市卫生局成立了一个联合调查组,包括卫生主管部门领导、媒体代表、网民代表、医疗专家、电脑专家共14人。本报记者刘大颖应邀进入调查组,直接介入徐宝宝在儿童医院死亡情况的调查。调查组共分为三个小组:一组负责诊疗问题的调查,明确诊疗责任;另一组负责医风医德的调查,对患儿徐宝宝父母反映的医护人员不尽责、上网玩游戏等问题进行核查;还有一组是技术组,对当事毛晓珺医生的电脑上网记录进行调查,并查看11月3日晚到4日晨事发时的监控录像。联合调查组从11日下午开始,进入儿童医院调查,并在高楼门宾馆连夜与患儿家长、医生、护士等10多名当事人,进行了33人次的调查核实,到昨天早上7时,事实基本查清。

  毛晓珺医生值晚班时确实上网玩了QQ围棋

  此前,患儿父母均反映毛晓珺医生只顾玩“偷菜”游戏,不愿替宝宝看病。在11月10日儿童医院的调查通报会上,院方称调查毛晓珺医生在网上“偷菜种菜”的行为并不存在,当晚毛医生是用自己的电脑整理论文,并不是网上所说的玩游戏。此次调查组针对那一晚,值班的毛晓珺医生究竟有没有上网玩游戏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毛晓珺医生本人调查及毛晓珺笔记本电脑检查,证实毛晓珺医生在11月3日事发当晚,存在上网玩QQ围棋的行为,此行为严重违反了医院值班的有关规定。

  还原手段A:当事人

  毛晓珺医生本人亲口承认上网下了两盘QQ围棋。

  在调查组找毛晓珺医生调查11月3日晚到4日凌晨值班期间所有行为时,毛晓珺医生说:“晚上7点多,在患者家属离开后,我上网下了两盘QQ围棋,每盘大约40分钟。”也就是说,毛医生在值班期间上网玩游戏的事实得到其本人认可。

  还原手段B:电脑

  对毛晓珺医生电脑检查证实其在值班期间登录了QQ围棋。

  在调查组的要求下,11日下午,毛晓珺医生将其3日值班期间所用的笔记本电脑提供给调查组,由调查组里的电脑专家及调查组成员进行上网记录的检查,11日晚,电脑专家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技术处理,用国家保密部门对上网记录进行检查的ViewUrl软件,恢复被删除的上网记录,通过这款软件搜索到的上网记录和IE缓存里记录是一致的。经认定, 毛晓珺医生提供的这台笔记本电脑系统没有格式化或者重装过,没有浏览记录删改过的痕迹。毛晓珺医生在3日下午当班时,开机时间是17:37(此为毛医生计算机时间,经核对,比正常时间慢5分钟左右,下同),关机时间是4日凌晨1:03,4日早上7:50电脑又开机。在3日17:38,打开了D盘下的QQ游戏可执行文件,激发了一个动画链接,可能是其在登录QQ用户端时激发的广告动画。3日23:41,有一个cookie文件,是QQ游戏的认证文件。说明从当天傍晚5点38分到夜里11时41分,QQ游戏是一直开着挂在网上的。在3日晚上开机后到关机这段时间,只有20时45分、20时48分、23时41分三个网页浏览记录,分别是阿里妈妈购物网站、广告网站、QQ游戏网站,证实了毛医生没有通过网页上开心网偷菜的记录,但其上QQ网玩游戏是肯定的。

  调查结果:南京儿童医院12人受处分

  昨天下午,南京市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由专家、网民、记者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于南京儿童医院患儿死亡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发布会现场内容读者可登录扬子晚报网(www.yangtse.com)观看。

  调查组连夜分别向医患双方当事人共33人次调查核实,并调阅了相关录像资料,检查了值班医生使用的计算机等,形成了最终调查结果:患儿家属的投诉情况基本属实。在此次事件前期调查中,值班医生隐瞒事实真相,市儿童医院调查手段简单、调查深度不够、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

  第一次调查的结论与事实不符,上网玩游戏的当事医生被吊照开除,南京儿童医院诊治措施有失职行为,院长书记分别受处分

  朱善璐批示:

  人民生命问题上不允许半点马虎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做出批示:这一事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调查情况看,确有部分医护人员工作不负责任,医院的管理和服务也确实存在问题和漏洞,对这一事件必须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允许任何对人民生命不负责任、并导致严重后果的现象逍遥于法纪监管和道德谴责之外。

  朱善璐指出,这一事件及后果已经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造成了恶劣影响。除了迅速客观地依据事实和法规给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公之于众,给社会、患者以公道之外,更要重视从这一事件中吸取足够教训,举一反三,在整个卫生系统内对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开展教育和警示。要通过这一事件开展行风自查,凡是存在类似问题,必须严肃批评和处理。在这种事关人民生命的问题上,不允许有半点马虎,更不允许玩忽职守。

  记者会实录

  够彻底:连医生亲戚关系都公开了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卫生局局长陈天明,南京市卫生局纪委书记丁海洋和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许民生处长答记者问。

  问:为什么两次调查有大出入?

  丁海洋:值班医生隐瞒事实真相,市儿童医院调查手段简单、调查深度不够、调查结果不实,轻信当事人的证言,南京市卫生局审核不够严格。

  问:是不是说明儿童医院在调查时有集体包庇和作假呢?卫生行政部门会不会因此道歉?

  陈天明:第一次新闻通气会通报的是一个初步调查的情况。儿童医院在第一次调查过程中,调查方法简单,调查手段粗糙。所以在第二次调查时,分了若干组,用10多个小时,把事情的真实情况全面查实了,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决不姑息。

  问:毛晓珺医生是否和医院领导有裙带关系?

  陈天明:据调查,毛晓珺与儿童医院一名院长助理有亲戚关系,但这层关系对调查结果和调查过程等都没有影响,在调查时与之有亲戚关系的领导都已经回避。毛晓珺还有一名亲戚也是卫生系统的,但是在其他医院。

  问: 根据患儿家长反映,患儿同病区的家属都被转移走了?

  许民生:这是第一次听说,我们将在下一步调查核实。

  问:患儿家属向李旭医生下跪,为什么对李旭仅是警告?

  丁海洋:考虑到李旭医生不是眼科医生,而是耳鼻喉科病区的医生。患儿家属在心情急迫的情况下,无法区分谁是耳鼻喉科医生,谁是眼科医生。而此时李旭医生自然会说,我是耳鼻喉科医生,你找眼科医生。但是作为医生,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该主动协助患儿家属,所以给予处分。同时考虑到后来李旭也协助护士给ICU打电话抢救患儿,所以处理有区别。

  问:为什么独立的联合调查组中没有徐宝宝家长提供的人员?

  丁海洋:昨晚家长提出,调查组中能不能由他们提供两名记者,我们明确地表示可以。但是上午10:00他才提供了两个记者的名单,但此时我们调查已经基本结束了。

  问:网民代表为何不“海选”?

  丁海洋:因为调查的时间很紧迫,所以来不及在网上海选,所以就请纠风办推荐了人选。

  问:医院赔偿有多少?

  许民生:卫生局已经督促儿童医院积极妥善地做好善后工作,患儿的家属可以选择医患双方协商、行政部门调解、法院民事诉讼、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这四种解决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问:此次事件会不会对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上造成影响?

  陈天明:对儿童医院这样的处理在南京还是第一次,医院行政部门已经采取了善后工作,由2名局领导和5名相关处室负责人,协助儿童医院的工作重新恢复正常轨道,同时对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儿童医院和全市卫生系统的稳定和秩序的正常。

  问:会不会追究医生刑事责任?

  许民生:已经依法吊销毛晓珺医生的医师执业资格证,家属有权进一步追究医生的刑事责任。

  问:网上有很多关于南京各级医院的投诉,卫生行政怎么看待?

  陈天明: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很多,卫生局也是高度重视。上周五我在北京开会时,就收到短信,说儿童医院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欢迎网络媒体对卫生系统的工作进行监督。

  问:通过这次事件,今后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在医患纠纷的处理上有没有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

  许民生:医患纠纷的解决的主体永远是医患双方,但是一般来说医疗纠纷时,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一致的。

  问:以后在处理医患纠纷的时候,会不会延用“第三方”调查的方式?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新闻媒体提前介入到行政机构调查的过程中,这种方式可以采用。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于丹丹

  联合调查结论

  患儿家属的投诉情况基本属实。值班医生毛晓珺值班期间曾在QQ游戏上下过两盘围棋,违反了相关工作制度;患儿家属多次到护士站和医生值班室请求医生观察病情,但毛晓珺仅3次观察患儿病情,没有发现应该发现的问题,当事医生对病患家属的多次请求,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没有施行相关救助措施阻止病情发展,没有组织相关科室的会诊存在失职行为;在患儿抢救期间,患儿母亲在耳鼻喉科医生值班室门口向耳鼻喉科医生李旭下跪请求帮助。

  南京儿童医院 12人受处分

  南京市儿童医院院长方如平因对此事件负有处置不力、初步调查结果不实等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金福年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毛晓珺给予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并行政开除的处分。

  管床医师冯晓津、陈娟因没有对患儿血象异常表现及时请会诊,没有重点向夜班医生交班,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眼科护士周颖、毛婷、徐源媛、夏矜因输液不及时或护理巡视不够,受到行政记过处分;眼科主任陈志钧、眼科护士长彭明琪因负有科室管理责任而受到行政记过处分;耳鼻喉科值班医生李旭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两次调查对比医院调查结论

  医生上班期间不可能上网玩游戏,因为医院不允许上班进行炒股、玩游戏等行为,而且患儿家属是站在医生对面的,不可能看到医生那台华硕电脑上的内容的;此外,家属前去敲门时,医生正在电脑上写论文而不是网上“偷菜”。至于跪求医生,则是转移了时间、地点,在早晨7点,医生和父亲谈放弃治疗时,母亲跪下要求抢救,于是又抢救了半小时。医院对患儿的抢救措施都是合理的。

  医院的责任主要是对患儿病情判断上的失误,对病情的凶险性估计不足。而这根本原因是医生水平不过关,说得轻是疏忽大意,说得重就是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

  关键词

  徐宝宝母亲至少三次跪求

  医院晚班医生帮助抢救孩子

  此前,徐宝宝母亲反映她下跪哀求一五官科女医生,女医生才从值班室出来,她又在护士台下跪,女医生才打急救电话。而11月10日的儿童医院调查通报会上,医院称“网上转移了跪求的时间和地点”,是4日早上7点多,经过一个小时抢救无效后,医生建议放弃抢救,患儿母亲才下跪“求医生再救救小孩”。经过此次调查,证实徐宝宝母亲至少有三次下跪,并在耳鼻喉科李旭医生休息室门口下跪过,此后,李旭医生帮助打电话呼叫了内科及ICU急救医生。

  还原手段A:当事人

  李旭医生在接受调查组谈话时,称她看到宝宝母亲下跪了。

  在5时55分左右,听到外面一女的喊医生(此时患儿已经出现情况,晚班护士毛婷和患儿母亲急着过来喊毛医生),就起来打开门看怎么回事,只见护士毛婷说不是你的病人,是眼科病人,她就回身把门关上,回去继续睡觉了。一两分钟后又听到门口喊声,她坐起来后看到患儿母亲,以为她找错了医生,就说,“我是五官科医生,眼科医生在隔壁”。患儿母亲断断续续说孩子有眼科病又有内科病。当她起来穿衣服时,看到患儿母亲姿势像半坐半跪。

  李旭医生还证实,她出去打完ICU急救电话后,患儿母亲急着喊医生怎么还不来,说完就扑通一下跪下来,李旭当时说别急,快起来,我再帮你催催。

  还原手段B:监控录像

  调看11月4日5时后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宝宝母亲三次下跪镜头。

  在眼科病区,共有4个监控摄像头。4日早晨5时58分,一男子抱着小孩冲出病房往护士站跑,5时59分40秒的监控画面显示,徐宝宝母亲跪在护士值班室门口(耳鼻喉科李旭医生在里面睡觉),几十秒后,李旭医生出来。

  6时03分,录像画面显示在护士站前,徐宝宝母亲蹲下来,被护士站台子挡住,判断应是跪下来。

  6时06分,录像画面显示两名穿白大褂的医生进来,其中一个拎着急救箱,徐宝宝母亲在护士台前看到医生进来后,先是蹲在地上,后跪倒在地。

  关键词

  儿童医院医生在患儿住院后诊疗措施和服务存在严重缺陷

  此前,徐宝宝父母反映称,孩子在3日11时左右入院后,一直到下午1时许才挂上水进行治疗,门诊接诊医生要求内科会诊,但管床医生一直没有请内科来会诊,在晚上毛晓珺医生当班后,患儿多次出现情况,但均未得到医生及时治疗和查看。11月10日儿童医院调查通报会上,医院称管床医生没有请会诊对病情判断不足,对患儿病情凶险程度估计不足。

  还原手段A:诊疗行为

  对病情认识和判断不足。

  从调查组对管床医生冯晓津、陈娟的3日处理徐宝宝诊疗行为调查情况来看,冯晓津、陈娟在门诊医生已注明要求会诊的情况下,根据患儿症状及CT片报告,判断仅需挂水控制感染,没有及时请内科会诊。而在白夜班交班时,也没有重点交待楚。

  还原手段B:护理情况

  没达到“一级护理”的要求。

  徐宝宝情况在入院后应当是进行“一级护理”,护理要求是随时察看病情。但经过调查发现,中班护士夏矜存在挂水迟的问情,晚班护士周颖、毛婷、徐源媛没有按“一级护理”的要求,做到及时护理。

  还原手段C:监控录像

  当班医生仅3次观察过病情。

  从监控录像可以看出,徐宝宝父母3日晚到4日晨,共7次找护士或医生反映情况,请求观察病情,但毛晓珺医生仅在11月3日19时12分、4日凌晨1时29分,2时09分,出来观察过患儿病情,并于4日晨对患儿进行抢救,结合毛晓珺医生回忆当时诊疗过程,说明毛晓珺医生在患儿病情反复变化后,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存在失职行为。

  家属对调查满意:盼医院赔偿不追究当事医生刑责

  “徐宝宝”妈妈昨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次调查“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是网络,使“徐宝宝”事件的发展,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是第三方调查组,使这件事情的真相迅速查清,并公之于众。这对当事人以及旁观者来说,无疑都是一个交待。但我们相信,这件事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这些真相……

  “徐宝宝”妈妈感言

  “他们(指医院方)也不容易,只是当时能站在患者立场,多为患者想一想,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更不会弄得像现在这样不可收拾。”

  “今天接了几通电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从中午到晚上,我一直在说,一直在说,我真累了。”

  对调查结果满意

  昨晚8点,记者终于拨通了徐定金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徐妻李琼,低哑声音里满是疲累。

  夫妇二人已在第一时间获悉了最新的调查结果。“我们对这个结论基本满意,起码,我们认为它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还原了我们一直努力让大家去了解的真相。”李琼说。

  李琼告诉记者,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我们的初衷”。“从头到尾,我们做了那么多,无非是想院方意识到并承认自己的过错,给我们一个说法。”在她看来,正是院方以及相关当事人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把他们自己逼到了如今这个尴尬的境地。

  对于相关部门对几名当事人的处罚决定,李琼出乎记者意外地并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称快或欣慰,却在言语里不经意流露出些许宽容。“我们不会质疑这次调查结果里的每一个决定,我们相信他们(调查组成员)是严格参照过相关法律法规的。”李琼告诉记者,“我们从来也不想针对某个个人,其实冷静下来想想,他们(指医院方)也不容易,只是当时能站在患者立场,多为患者想一想,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更不会弄得像现在这样不可收拾。”说到这里,李琼早已泣不成声。

  短短片刻的采访,电话那头不断传来各种铃声,李琼说整整半天下来,他们夫妻俩的手机和家里座机一直在响,“今天接了几通电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从中午到晚上,我一直在说,一直在说,我真累了。”

  李琼说这番话之前,记者刚刚问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比如说索赔,比如说是否考虑诉诸法律……“对于这件事,我们早就不想再说什么了,我们还能再说什么呢?”留下一句犹带哭腔的反问后,这位已被频频触痛至近乎崩溃的母亲,直到挂上电话也没有给出对记者提问的回答。

  本报记者 张 磊

  代理律师

  调查组做了“做不了的事”

  “对于调查结果比较满意!”患儿家属指定的代理人、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律师耿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第一句话便是如此。

  赞赏调查组表现

  耿延律师对联合调查组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赞赏不已,认为他们“做到了以前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做不了的事情。”

  据其介绍,此前他曾代理过不少医疗事故纠纷案,“对于医疗事故的鉴定,医学专家只看病历,他们不会去到医疗事故现场,不会管事故是否与当事医生玩游戏有关”;更为关键的是,在事故鉴定中起重要作用的病历完全是医生所写,因此在事故的判定中,病人处于相当弱势的地位。“而此次由媒体、网民组成的中立调查组就有很大的突破”,耿延表示,调查组不仅调查了当事双方,还通过调看了电脑、监控等手段还原现场,得出的结果势必更加客观、真实。

  希望医院尽快赔偿

  作为受害者家属的律师,耿延指出,目前相关部门还只是做出了行政处分,对于受害者家属而言,最现实的莫过于赔偿问题。

  此前他曾代表家属和医院方面提出过这一问题,当时提出的具体赔偿包括人身损害、精神补偿金、丧葬费等,但当时医院的表态是,尚不知医生是否有责任,因此没有过多涉及这一问题。现在调查结果出来了,医生在该事件中有明显的责任,因此希望院方表现诚意,尽快赔偿,以多多少少慰籍家属悲痛的心。

  家属不追究当事医生刑责

  至于是否对当事医生提起刑事诉讼,南京市卫生局相关人士表示:“刑事责任判定要靠司法系统认定,如果当事人家属认为值班医生应该对徐宝宝的死负责任,那么由诉讼渠道来解决。”

  对此,耿延律师昨晚已和徐父沟通,家属方表现颇为大度,将“不会追究当事医生的刑事责任”。

  本报记者 谷岳飞

  这件事留给我们的教训还很多

  广州网友:如果婴儿没死,他下棋就不会被发现啦?这件事留给我们的教训还有很多。

  成都网友:好,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南京市在进步!

  马鞍山网友:医生辛苦我们理解并同情,但是因为辛苦就玩忽职守恐怕就不行了吧。

  深圳宝安网友:记得哪位医生说过不管什么技术,当学到一定程度后,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是基本相同的,剩下的差别就只是责任心的问题了。像现在的这个案例,不是说你医生技术不好,根本上的问题是医生没有责任心。

  广州网友:职业化的第一条是道德社会化,即从事职业时的道德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公德,被公众舆论所接受。

  玉溪网友 [医学生]: 不可否认医生中确实存在害群之马,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接触过很多医生,还是有不少好医生的,医生也是普通人,大家公平点看待医生。

  长沙网友:我想知道为什么第二次调查结果与第一次不同?上海“钓鱼事件”和南京“徐宝宝事件”之间有什么必然和偶然的联系? 本报整理

  让所有人“无话可说” 才是信息透明的标本

  李军  

  虽然还存在着“第一次调查与事实出入这么大,为什么不处理责任人”以及“卫生部门为什么没道歉”之类的“处理结果”上的质疑,但是,就联合调查组公布出来的“儿童医院婴儿死亡事件”的“事实真相”,已经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当事的医生对自己的过错“无话可说”,因为电脑专家动用高科技手段调出了电脑的游戏痕迹,他无法再掩饰“上班玩游戏”、“疏于病情观察失职”的事实;患儿家属虽然还无法走出悲痛,但监控录像已经证明他们没有捏造事实,调查结果就是真相,他们也“无话可说”。连最挑剔的网友,也对这一独立调查出来的事实真相“无话可说”,因为,连“当事医生是儿童医院一位院长助理的亲戚”这样与事情本身并无多大关联的事实,都在发布会上被兜底“倒”出,这样彻底的真相,已经无可挑剔。

  “信息公开”已经是我们的共识,而面对公共事件,开新闻发布会也已经是政务工作的常态。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新闻发布会(包括这次事件的第一次新闻通气会)做不到让人“无话可说”?

  “酒与污水定律”告诉我们,一勺酒加进一桶污水,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而一勺污水加进一桶酒,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被公开的真相就是酒,被隐瞒的事实就是污水——只要一点点事实被隐瞒了,整个真相就会变成无法被人信任的污水。

  对公共事件采取“独立调查组”的做法被称之为“有标本意义”,而在我看来,只有出示了像南京这起事件一样的调查结果的“独立调查组”,才有资格称得上“信息透明的标本”—— 不隐瞒任何哪怕是可以忽略的细节,不回避哪怕是最敏感的问题,让所有人对事实真相“无话可说”——一个“无话可说”的,无可置疑的标本。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