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浙江宁波19名高校毕业生未还助学贷款被起诉

发布时间:2010/3/15  浏览数: 614 次  浏览字体:[ ]
  

  浙江宁波高校的19名大学毕业生,因未按时偿还助学贷款被银行告上了法院,9名毕业生在接到法院发出的应诉通知后,立即还清了贷款,银行随后撤消了对9人的起诉,但还有10名毕业生无动于衷,一些人甚至“人间蒸发”。日前,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宁波江北法院开庭审理了部分案件,并作出了一审判决。

  毕业3年半未还助学贷款

  2003年年底至2004年年初,建设银行宁波某支行按照有关程序规定,考察了申请贷款人的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等情况后,给在宁波就读的一批贫困大学生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双方签订了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借款额度在3000元到6000元,约定借款期限为四年,从2004年2月到2008年1月,月利率4.65/1000。

  这批借款的大学生大都是2003级的,到2009年年底银行起诉时,他们已经毕业三年半了,大多数借款人按时偿还了贷款本息。不过,到去年底还有19人尚未还清,有的甚至失去了联系。在催讨无果后,银行只得将这19名大学毕业生告上了法院,要求他们还本付息,并承担律师费等相关费用。

  9人主动还款,6人缺席判决,4人联系不上

  江北法院受理案件后,根据银行提供的被告人地址,逐个向19名大学毕业生寄发了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要求被告人按时到庭。

  其中9名大学毕业生在接到通知后,主动和银行联系,克服了经济上的困难,偿还了助学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随后,银行撤消了对这9人的起诉。另有4份通知书因地址错误或无人签收而被退回。对于这4个案件,法院将通过公告的形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公告期满后,再依法开庭审理。

  近日,江北法院依法开庭审理了其余6名被告签收了应诉通知书的案件,6名被告人均未到庭。

  在法庭上,银行的代理律师向法院提交了欠款学生的证件复印件、成绩报告单、申请报告等符合助学贷款申请条件的文件,证明被告向原告申请了助学贷款;提交了户籍证明、身份证,证明被告的身份及家庭成员;提交了贷款申请表、贷款审批表、见证人身份证、《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和贷款支付凭证等,证明原告和被告之间存在借贷关系;提交了贷款账户基本信息,证明被告至今仍欠原告贷款本息的数额。

  记者了解到,由于银行方面提供的证据比较齐全,案件事实很清楚,法院当庭对这6起案件作出了缺席判决,判令汪某等6名被告人于判决生效后10天内偿还助学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来源:中新网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